1905对话·彭于晏 | 新片拿下国际大奖,全靠狗? Loading...
资讯  2024-06-16

 “看完这部电影之后,你有没有想养狗?”见到彭于晏时,他很热情地和我们聊起电影《狗阵》幕后的各种故事。他自己也在影片杀青之后,收养了参与电影拍摄的3条狗狗演员。

一只是电影里陪伴着他的黑狗“麻绳”——小辛;另外两只是电影里最后“麻绳”的孩子们。一切挺特别的缘分,毕竟在遇到小辛之前,对动物毛发过敏的他,一直爱狗却没机会养狗。

似乎从《狗阵》开始,彭于晏生活有了很多变化。他不再只是明星彭于晏,更多还是小区邻居会遇见的“铲屎官”彭于晏。狗狗给予了他生活很多不一样的色彩。

在做客1905电影网《对话》栏目中,“改变”,是他频繁提及的概念。

在遇到《狗阵》剧本时的当下,社会很多事情的发生,改变着他的世界观,“你要改变自己的心态才可以有更多可能”。只是万变不离其宗,“也可以说回到了最初拍戏的初衷和状态。”

01.

彭于晏曾经上过一次话题,关于谈及自己两年没有真正拍戏。那阵子他想休息一下,给自己放个假,做一些其他事情,体验不同的东西。

恰恰是那个时候,他希望自己能做一些改变,试着调整自己的情绪,以及看待世界的眼光。恰是这时候,他接到了《狗阵》的剧本。虽然导演是渴望合作已久的管虎导演,但是彭于晏看到要演一个在西北生活的人,惊讶的同时,也有过犹豫。

事实上,总制片人梁静基于对彭于晏的过往认识,觉得他身上有一种不一样的气质,便向管虎导演推荐了他。管虎和彭于晏也仅在活动上见过面,听到梁静的提议,从对其大众形象的认识上,倒吸一口气,但还是准备见一面。

彭于晏第一次和管虎导演视频时,不修边幅的造型反而给导演不少惊喜,甚至感叹,“好像也不是那么帅。”于是,两人最终达成了这次合作。

我们试着把他的这段拍摄旅程定义为,“演员彭于晏的再出发”。

他听完之后,少有的慢下来思考了一番,“可以说是再出发,也可以是回到最初拍戏的那种初衷。”

《狗阵》的拍摄经历很特别,整个剧组置身于西北小镇, “手机讯号不好,没有那么多网络,不用想着宣传这些事情。” 每天醒来就工作,不行就继续拍,“我觉得,《狗阵》对于演员,或者工作人员都是一个极具实验性的挑战。”

这部电影前期准备工作非常久,彭于晏每天都要学习摩托车技能,同时要跟着驯狗师,一直了解如何跟狗相处。《狗阵》剧组有上百只狗,还有动物园里涉及的老虎、狼等动物。这都需要他提前去熟悉,减少现场的失误。

除了角色的自身技能以外,和以往一样,彭于晏会为塑造这个角色,按部就班,为找寻支点做足准备——去西北地区体验生活,看当地人是如何生活的,会写人物小传,去理解这个角色为什么变得不爱说话。可到了现场,过去这些方法论,似乎在这里并不奏效。

当他在表演完之后问导演表现如何。结果管虎告诉他,“关注这个狗。”那时候的他,好像不再是焦点。

在整个拍摄过程中,很多时候导演都会拍三四十条,最后彭于晏心里甚至都已经受不了,“赶快拍完了吧。”后来他突然意识到,可能这种反应恰恰是导演管虎乐于看到的东西,“如果我是按人物小传去想象,去想这个角色的话,可能就不会有这些了。因为内心那种暴躁不是演出来的。”

彭于晏也没想到原来这个电影的表演会有这种不确定的状态,甚至不是即兴的东西,更多是一种人物本身下意识的瞬间,“后来想想,这些表现都是我之前在其他戏里没有遇到过的,可能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电影时刻。”

或许那些时刻,对彭于晏也好,《狗阵》剧组也罢,正被电影之神所眷顾。

02.

导演管虎想拍《狗阵》的原因很简单,希望能完成一部属于初心的影片。

作为演员,彭于晏亦是如此。谈及《狗阵》拍摄的种种,彭于晏总有很多说不尽的感受,他愿意和大家一点点剖析电影的每一帧,一切都很纯粹,没有任何目的。

毋庸置疑,过去的彭于晏身上,大众很难忽略他身上自带的明星光环,反而忘了他作为演员最本质的一面。这次《狗阵》宣传过程中,罕见看到他会做太过娱乐化的宣传,反而尽可能回归电影本质,

似乎有瞬间,我们在彭于晏身上看到了当初《翻滚吧!阿信》里的他。那时候的他,正陷入偶像的怪圈里,也是演技有所争议的阶段,恰好接到了《翻滚吧!阿信》的剧本——一个励志题材的故事,更需要他从体型和技能上,接近一名体操运动员。

过程自然是艰苦的,但结果也是美好的。阿信这个角色也成为彭于晏早期备受认可的角色,在更多人眼里,他不再是只能演言情题材的小生。

因为《翻滚吧!阿信》海外销售的宣传,2011年,彭于晏第一次去戛纳影展,但那时候并没有太多其他工作,“我就在海边沙滩秀了一下,就好像打卡一样。”但又有哪个电影人不会被五月戛纳的迷影氛围打动呢,“那时候虽然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,我就告诉自己,一定要带作品再来戛纳。”

2021年,电影《热带往事》入围戛纳国际电影节特别展映单元,但因为当时各种原因,大家都无法前往。今年,电影入围了第77届戛纳电影节“一种关注”竞赛单元,最终并拿下了最佳影片大奖。小辛也获得戛纳电影节为表彰动物特设的“狗狗棕榈评审团大奖”。

从第一次去戛纳,到《狗阵》载誉归来,中间相隔13年,刚好是中国人眼里12年一个轮之后,新的开始,恰也点中了彭于晏的当下。

习惯了往日讨论彭于晏的帅气外表,或是线条分明的肌肉,大家总是会后知后觉发现,原来他也过了40岁。只是现在的他反而会有更多慢下来的节奏,去重新看剧本,对各种角色有不一样的认知。

比如《狗阵》。如果是之前遇见的,他也不一定能像现在这样完成。

放缓生活之后,也会把更多时间留给家人。这次去戛纳,他也带着母亲一同前往,想让她感受一下欧洲的风情,体验一下电影人的盛会。

他和母亲一样,都是在戛纳电影宫里第一次看完全片。

即便知晓完整剧情,但依旧在开场不久,彭于晏被电影感动到不行。虽然电影很多都是方言,也只是英文字幕,母亲并不一定完全看懂,仍看得泪流满面,“可能老人家电影看久了。”彭于晏不忘打趣到。

小辛也陪着他一起去了戛纳,他也会调侃,一出道就拿奖,是“华狗之光”。

生活里有了小狗之后,也发生很多变化。但一开始,他对养狗甚至担忧,害怕自己工作可能没法好好照顾它们,但当下做了决定之后,后面会发生的事情就交给未来的吧。

现在的彭于晏也成了小区里知名的“狗奴”,“我早上跑步会带着它们,它们活动量比较大,很多时候也会带它们爬山,到处走。我现在觉得我生活完全不一样了,也给家人带来了不同的能量,因为有动物在,每个人的心情都不一样。”

03.

虽然《狗阵》对于彭于晏而言是一次改变,但他似乎一直在求变的道路上。

《翻滚吧!阿信》之前,他拍了很多的偶像剧,但这个励志,甚至是动作片找到他的时候,欣然接受了,“其实我有很多面,很多时候真的是导演们想要改变我,或者我想改变,都有可能让大家看到不一样的我。”

至于未来,彭于晏没有计划,但回头再看,这一路是幸运的,“在这个时间,我总能碰到一些让我比较有感觉的角色,我就可以做一些改变,当然这也是冒险,我就是喜欢冒险,想去试试看有没有可能,当然只是结果是没办法预知的。”

从开始养狗之后,狗狗也影响着他的个性,“狗是一种很当下的动物,它们不会因为过去的形象或者过去的标签去改变,总是很直接。我也希望更真实,更诚实去面对自己,或许就跟动物一样,可以接受这一切。”